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法规解读

八小时外亦守规,公职人员筑牢廉洁防线

发布时间:2025-06-16  阅读量:9640    湘警故事网

本网讯(李建秋)在忙碌的工作节奏中,一句“终于下班了,可以放松一下了!”道出了众多上班族结束一天辛劳后的心声。然而,对于公职人员来说,踏出单位大门,并不意味着能自由放纵。中纪委近期明确强调,公职人员在“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”,同样要受到严格管理,这一要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
       我为此走访了几位公职人员,探寻背后缘由。有人认为,工作时守好规矩、认真履职,下班后便是个人时间,能放松自我要求。实则不然,公职人员“八小时外”的生活圈、交往圈、娱乐圈更为复杂,不少权力越界、行为失范问题就滋生在这段时间,违纪违法行为易发高发。

e6335b46b2a6b023fb80da4684ce1b8.jpg

       现实中,确有极少数干部下班后像换了个人。他们热衷于搞小圈子,苦心钻营关系;或是沉溺于打牌赌博、电子游戏;还有人沉醉于大吃大喝、灯红酒绿之中;甚至有人酒驾醉驾,触碰法律红线,更有甚者收钱收物,谋取不法利益。这些“八小时外”的放纵行为,往往成为他们滑向违法违纪深渊的开端。

37f5597b8d33403417ffc8931726378.jpg

       加强对公职人员“八小时外”的监督,意义重大。这不仅是促进干部改进作风的有效手段,更是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。中纪委和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明确划定了公职人员“8小时外”的行为禁区红线。例如,严禁以婚丧嫁娶、乔迁新居、生日、工作调动、子女升学等名义大操大办、借机敛财;严禁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,谋取或收受不正当利益。

       但监督只是外在手段,修身才是根本所在。“八小时外”的自我修行,最终要靠党员干部自身。只有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,才能真正做到“监督在外,修身在内”。

      “八小时外”的私人空间理应得到尊重,然而纪律规矩却不存在“下班时间”。一位纪检干部向笔者深刻阐述:“执纪者必先守纪,律人者必先律己。”要实现监督“全天候”、纪律“不打烊”,公职人员不论上班下班,纪律红线始终在线。

        守好“八小时外”,对公职人员而言至关重要。这不仅是对党和人民负责,更是对自己与家庭最好的保护。廉与贪,常常只在一念之间。无论何时何地,公职人员都需守住公与私的警戒线、是与非的高压线、党纪国法的红线,防止“小节失守,酿成大患”的人生悲剧。选择健康、积极的生活方式,既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。唯有如此,公职人员才能在工作与生活中始终坚守正道,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,赢得人民的信任与尊重。




来源丨湘警故事株洲

编辑丨肖和军

审核丨喻勇杰

签发丨邓千里

上一篇:暂无
下一篇: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