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法治在线
发布时间:2025-08-02 阅读量:13737 湘警故事网
本网讯(刘政权)2025年7月29日中午,一次争执,牵动着银行职员和民警的心,一场争分夺秒的“养老金保卫战”就此打响。
铜塘湾派出所值班电话铃声响起,辖区银行工作人员急切求助: “可以请求派出所来一下不?有个老太太硬是要转账一万到一个外省陌生账户里,我们怎么劝都不听!”警情就是命令,值班民辅警火速赶往现场。
民警到达时,看到的是一位白发苍苍、神情激动的87岁老人——吴奶奶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民警,吴奶奶情绪更为激动,嗓音嘶哑地喊着:“哎呀,你们怎么都来了!我不要你们管!这是我自己的钱!就是被骗了我也认!” 沟通一时陷入僵局。值班民辅警意识到,老人此刻深陷骗局,心理防线牢固,遂立即转变策略,迅速联系上她的儿子。
在吴奶奶儿子的协助下,事情的原委才得以浮出水面。原来,吴奶奶因近年对健康状况的担忧加剧,长期通过网络接触各种“养生信息”,加入了多个养生社群,购买高价保健品成了她的“安慰剂”。最近,她被一个所谓的“养生微信群”的“老师”游说,不惜取出仅有的万元养老金,执意要转账至“某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”提供的一个外地私人账户,购买其宣称有神奇功效“包治百病”的某原浆饮品。
了解详情后,民警化身耐心细致的“防骗讲师”,结合真实的案例,向吴奶奶详细讲解了保健品骗局常见的“三板斧”:
1.虚假宣传陷阱:夸大产品疗效,将普通保健品吹嘘成能治疗癌症、糖尿病等重病的“神药”。
2. 情感操纵套路:线上“贴心关怀”、线下“量身定制”体检、冒充“专家教授”取得信任,一步步卸下防备。
3. 伪装障眼法:伪造所谓“国家指定”、“权威机构认证”的商标和文书,用包装华丽的外衣来迷惑人。
在民警和家人的见证下,吴奶奶当场中止了转账操作,万元养老金,安然无恙。临走前,民警不忘拜托吴奶奶和她的家人:“请您对周围的街坊邻里、老朋友们都讲讲今天的遭遇。让大家伙都提高警惕,守好自己的钱袋子,别再让这些骗子有机可乘!”
这次成功的劝阻不仅守护了一个家庭的财产,更是一次警民同心、共筑反诈防线的生动实践。
来源丨株洲石峰公安
编辑丨肖和军
审核丨喻勇杰
签发丨邓千里